2023-09-23 19:14:34 | 首招网
就跟模拟填报一样吧
第一步:阅读 高考招生计划 。填报志愿要以那本【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登载的招生计划为依据。招生计划中有学校录取批次,学校全称及代号,招生总数,科类,招生专业、代号及人数,学制,收费标准,生源范围等。今年编排计划时,将同一批次、同一科类的计划,按高校所在地区排列,方便考生查阅。
第二步:拟定志愿草表。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写志愿草表,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自身条件,分别选择、拟定所报批次的志愿。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填报,可以减少在网上反复修改的次数,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这个在绿色那本本科书上从353页到365页】
第三步:登陆指定网页。登录山东教育考试招生院的网站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第五步:阅读考生须知。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六步:填报志愿。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七步:检查核对。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八步:保存志愿信息。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七步开始选择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第步九:查询志愿,退出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所填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山东志愿填报规则如下:
1、本科一批的志愿填报时间一般为高考成绩公布后一周左右,45个院校同步开始填报。
2、具体填报时间可能会根据国家招生计划和高等教育政策有所调整,具体时间可参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通知。
3、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其中可以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等专业院校,但艺术和体育类别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4、考生填报志愿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以及职业规划等多方面考虑,谨慎填报。
5、志愿填报后,要及时确认填报情况并打印志愿填报表。
6、志愿填报表中的志愿按顺序依次排列,院校间如有优先顺序则应按优先顺序排列。
7、若志愿填报表中的第一志愿所报考的专业和院校被录取,本人不再进入后面的志愿。若第一志愿未录取,依次进入后面的志愿,直至录取或填报志愿用完。
8、录取时,按考生高考总分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按顺序进入所报考学校的各个专业录取,录取结束后进入下一志愿院校的录取。
注意事项首招网
1、填报时间:要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知的填报时间,按规定时间段内认真填报志愿。
2、专业选择: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未来就业前景的专业,一定要认真考虑。
3、大学选校:除了专业选择外,还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条件选定适合自己的大学。可以通过查询学校排名、了解学校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信息,选定几所目标院校。
4、填报数量:每位考生可以填报6个志愿,可以先填报重点大学的专业学科,再填报其他专业。但不要完全依靠高分填报,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职业规划等因素。
5、打印志愿表:及时确认填报的志愿情况,并打印志愿表备查。填报时一定要认真核对填报顺序和信息是否准确无误,避免漏填或填错。
6、谨防错误:要认真阅读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避免填错志愿或填漏志愿,避免影响录取结果。
7、注意确认录取信息:及时查询录取信息,一旦录取成功就要按要求及时缴纳学费和办理入学手续,避免错过入学时间。
户口在黑龙江,学籍在山东,
需要提前咨询所在地的教育考试机构,并按照相关要求准备材料。
如果考生的户口和学籍不在同一地方,需要在进行高考报名时,办理步骤如下:
1、填报考生的户籍所在地:在高考报名过程中,需要填报考生的户籍所在地信息,如果和学籍所在地不同,需要填写户籍所在地。
2、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种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学籍证明、户籍证明等,以证明考生的身份及相关信息。
3、核验相关证明材料:相关部门需要核验考生提交的证明材料,确认考生的身份及相关信息。
高考注意事项
高考期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并且要注意心态,避免过度紧张或者过度疲劳,影响考试表现。高考试题结构一般都是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考生要认真看清每个科目的试卷结构并且根据时间分配策略来做好每个部分的考试。
考生和家长要充分考虑天气、交通因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出行方式,做好路线规划,提前做好防暑、防晒、防雨等各项准备,注意赴考安全,建议在开考前1小时到达考点,避免延误。每科开考15分钟后(外语科目开考前15分钟)不得进入考点。
考试期间所有送考、陪考人员和车辆不能进入考点,送考家长不要在考点门前逗留、聚集,积极维护考点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共同营造安静、安全的考试环境。
考生谨遵考试纪律,诚信应考,切莫因小失大,以身试法,贻误终生。考生违纪作弊行为将被记录在考生档案及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系统,对后续高考录取以及日后的学习、工作和就业产生很大影响。
2024-02-03 09:34:22
2023-09-27 06:24:59
2024-02-03 09:27:11
2023-09-27 07:47:47
2023-09-01 23:37:55
2024-03-31 0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