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14:48:26 | 首招网
山东报考时间2023年时间表介绍如下:
1. 6月29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1次志愿。(比去年提前1天,去年是6月30日)
2. 7月5日至7日,山东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比去年减少1天,去年是7月5-8日。)
3. 7月13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2次志愿。(比去年提前1天,去年是7月14日)
4. 7月20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5. 7月24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
6. 7月24日至26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第1次志愿剩余本科计划、所有专科计划);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比去年提前2天,去年是7月26-28日)
7. 7月31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一:志愿拉开梯度。
志愿梯度分为专业志愿梯度和院校志愿梯度,不管是看着专业还是看着院校,志愿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比如第一志愿选择最心仪的专业,而最后志愿则可填报最保守录取的专业。这样既能有冲刺心仪学校的机会,也能避免落榜的风险。
2023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二:“冷热”专业结合。
在填报志愿之时不要过分追求热门专业而忽略冷门专业,毕竟热门专业要求分数高,竞争也更激烈,而冷门专业的需求有一定市场,所以应冷热专业结合选择,这样也能增加录取的几率。
2022年山东高考将于7月5日至8日每天9:00—18:00填报本科批第1次志愿,7月26日至28日每天9:00—18:00填报本科批第2次志愿,8月2日至3日每天9:00—18:00填报本科批第3次志愿。
山东高考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
2022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将分为七次进行,分别为6月30日、7月5日至8日、7月14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6日至28日、8月2日至3日。
1.6月30日9:00—18:00,填报普通类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
2.7月5日至8日每天9:00—18:00,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
3.7月14日9:00—18:00,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
4.7月22日9:00—18:00,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
5.7月26日9:00—18:00,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
6.7月26日至28日每天9:00—18: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
7.8月2日至3日每天9:00—18:00,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
2022年山东高考各批次志愿如何设置首招网
今年山东高考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录取批次,录取工作按三个批次依次进行。
1、提前批
普通类提前批安排两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第1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4个顺序院校志愿。志愿填报时,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也可以填报专科志愿;普通类一段线下、二段线上考生只能填报专科志愿。
2、特殊类型批
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安排一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考生成绩必须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且已获得教育部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相应高校的报考资格,方能填报志愿。
3、常规批
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时,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科志愿,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时,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本、专科志愿,即仅第2次和第3次志愿填报时,一段线下考生可填报本科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志愿填报时,首先应该认真了解新高考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然后,应结合自己的选科、成绩等情况及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基本的考虑包括:
(1)成绩的高低。这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包括总分、位次、单科成绩等。
(2)专业及院校选择。原来的以院校为基本单位的录取模式下,对于部分考生,专业、院校的选择有时候是一个不能兼顾的困难选择,专业加学校可以更加精准选择。考生在进行专业和学校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以下三种思路去考虑:
1、比较看重选择专业。如果考生有很强的专业偏好,就可以基于相同的专业类选择不同的学校,比如:考生喜欢计算机类专业,可以填报多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
2、比较看重选择学校。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如果特别希望能到某几所学校上学,对专业要求不迫切,那就可以基于这几所学校选择尽可能多的专业,增加被这些学校录取的可能性,比如:考生选择了8所院校,每所院校平均选择了12个专业(专业类)。
3、对学校和专业均没有明显偏好。考生可以兼顾选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志愿组合。
总之,不管考生怎样填报志愿,都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考试成绩,使填报的96个志愿有一定的梯度,增加投档机会。
四、填报志愿时间及要求 (一)填报志愿时间 1.6月28日,填报夏季高考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文理类本科提前批首次志愿,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提前录取志愿,专科提前批志愿。 2.7月5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首次志愿,自主招生批志愿。 3.7月12日,填报艺术类、文理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4.7月23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一批征集志愿,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第一次征集志愿,文理类本科二批、春季高考本科首次志愿。 5.8月1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二批、春季高考本科第一次征集志愿,艺术类本科一批、体育类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 6.8月5日,填报文理类本科二批、春季高考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填报文理类、高职院校专项计划、春季高考、艺术类、体育类专科(高职)首次志愿。 7.8月13日,填报文理类、春季高考、艺术类、体育类专科(高职)征集志愿。 (二)填报志愿要求 1.考生应根据报考类别和层次,结合高考成绩,参照各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或网上公布的缺额计划、高校《招生章程》等,通过互联网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网址为:
。 2.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应尽早填报志愿,避免因网络不畅、忘记密码等原因耽误填报。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3.考生填报志愿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确认的信息为准。考生凭密码上网确认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无需进行书面签字确认。 4.为确保公平公正,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再受理考生补报志愿申请,也不允许考生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 5.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他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因考生本人泄露密码或由他人代为填报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6.文理类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自主招生批志愿,本科二批首次填报志愿及第一次征集志愿,仅限于达到本科一批或首次确定的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填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在首次确定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下20分之内的考生均可填报(含春季高考)。 7.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有关中学要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向不具备条件的考生提供场地、设备、上网条件及其他必要的帮助。 8.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考生了解招生政策;要严格执行填报志愿工作程序,加强考生志愿信息管理;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信息服务,准确提供有关高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
2024-02-03 09:34:22
2023-09-27 06:24:59
2024-02-03 09:27:11
2023-09-27 07:47:47
2023-09-01 23:37:55
2024-03-31 0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