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18:46:56 | 首招网
高考录取正在进行,考生们将会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每年这个时候,一些“李鬼”大学开始招摇过市,用“入学通知书”“学习通知书”等来欺骗考生和家长。
小编提醒大家要格外注意,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如何识别录取通知书的真假呢?现在就教大家6招。
第1招
查录取真假
考生应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
第2招
查学校真假
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出。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到。
另外,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考录取的依据。如果考生根本没有报考某一大学,却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就十分可疑。
第3招
看录取日程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送工作随每批次录取进程陆续进行,将在七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有的非法组织或个人,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考生可以根据省录取日程来判断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第4招
看邮件
正规通知书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
很多省市还和邮政部门合作,开通了“高考通知书查询”功能,输入准考证号或考生号,即可查询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寄送状态和位置。
第5招
看校长签名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除加盖高校章外,还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并对录取结果负责。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查看校长的签名对不对(高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详见各高校网站),如果没有签名,或者签名不对,则要小心了。
第6招
查学籍真假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机构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审核考生录取数据,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报送教育部汇总复核后作为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的依据。高等学校对报到新生进行录取、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合格的学生予以学籍注册,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对放弃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取消入学资格的学生予以标注。新生入学后,可登录学信网实名注册,然后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和学籍注册信息。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来源|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编辑丨焦磊
今年高校招生录取陆续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寒窗苦读多年的高中毕业生,其最终成果就体现在一张录取通知书上。近年来,许多高校花心思创新录取通知书的样式,有毛竹录取通知书,有老教授手写的录取通知书,西北工业大学还在今年发出了全国第一份AR录取通知书。
也许有人觉得,录取通知书起到通知作用即可,何必劳神费力搞出百般花样?其实,在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电子化、数字化的当下,通知书实质上的通知功能已被弱化,考生在通知书寄达前便可在网上查到录取结果。寄发通知书之所以为高校所坚持,除了为考生提供一份正式的、书面的录取证明,还在于其承载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仪式感,高校录取通知书就是在学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之际,承载仪式感的物质载体。不管是传统上朴素、简单的通知书,还是如今的创新型通知书,都能让新生体验到进入大学之际的仪式感。精心设计这一仪式,显然意义非凡。
无论在高中学习阶段,还是填报志愿阶段,高中毕业生对大学的印象通常是间接的、抽象的。录取通知书是新生第一次接触来自大学的具象物件,直接影响他们对即将入读的学校产生的第一印象。俗话说,先声夺人,尽可能让新生形成美好印象,努力传达大学精神和学校理念,是录取通知书理应追求的目标。一份录取通知书设计得漂亮,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校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那些创新录取通知书的高校,并非任性而为,很多具体的设计都体现了高校的特色元素。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在录取通知书上佩珍珠,因为珍珠是该校所在地诸暨的特产,也激励学生像珍珠一样砥砺前行;北京大学曾随录取通知书寄送“游戏光盘”,让新生以游戏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前熟悉校园生活,还在无形间表达了北大对学术探索的价值追求。
除了向学生传达高校的理念,在录取通知书设计上下功夫,也体现出对新生的尊重和关怀,传递出大学本身的精神。
当然,录取通知书仅仅是一个开始,高校如何在学生未来整个学习阶段贯彻这种服务意识,稳定地做好细节工作,才是根本。录取通知书不过是大学的初印象,于社会,于学生,还是于高等教育,最基本的无疑还是教学和科研的真实力。
在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高校创新录取通知书,也是其办学自主性的表现。每一所大学有每一所大学独特的风格,也有其所要传播的精神和理念。录取通知书或许不足以承载所有,但应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祝愿每一位新生在打开录取通知书以后,都能够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大学生活。(作者:王钟的)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4-05-02 01:01:29
2024-04-29 03:25:50
2023-09-29 08:34:31
2023-09-01 06:08:14
2023-08-31 19:12:23
2023-09-05 15: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