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04:39:19 | 首招网
蝉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
夏阳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在马路上,在小巷里,在墙角上,投下一树树斑驳的阴影。
邻居大姐家的孩子,坐在门口一墙的爬山虎下抠着手机,焦灼地查询着录取通知书的送达时间。
等待录取通知书即将去远方求学的孩子,怀着梦想与憧憬,渴望告别父母逃离故土,踏上一段充满希望的青春征程。
而终将逝去青春、趔趄步入中年的我,望着窗外的夏风与树影,满腔怅然若失,满脑回忆影踪。
遥想18年前,我手握录取通知书,怀着忐忑又喜悦的心情,面无表情地告别父母,足底生风地逃离故土,庆幸终于挣脱家人的掌控,终于远离贫穷的小村,终于开启崭新的人生。
18年后的今天,我稳稳地行走在一地夏阳一路树阴中,从自卑倔强成长为理性稳重,却不得不承认: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父母只剩下背影,故乡只剩下夏冬。
壹
少年听得道理无数,中年才懂深情几许。
大学录取通知书,之于每个学子,都是一枚苦读的勋章、一份成人的证书;是一张离别的船票、一纸牵挂的信笺。
18年前,读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晦涩又矫情。
18年后,写下这段话后,我读出眼泪与深情。
18年前的那个夏日,蝉在老屋前的杨树上扯着嗓子鸣叫,鸭在门口的池塘里摇着胖身子慢游,狗在房檐下吐着舌头哈嗒哈嗒喘个不停……
我坐在院内槐树下的小竹床上,捏着人生的第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到从今后就能远离唠叨的父母,逃离贫穷的土地,离开偏僻的家乡,去一个崭新的城市遇见一群陌生的人,开启一段前所未有的生活,是何等的期待与憧憬。
那时候,我不解离别的哀愁,不懂前途的凶险,错以为,父母永远不会老,老屋永远不会塌,小村永远不会衰,地里的庄稼见到风雨就会自动生长。
多年后,当我一次次重返那土那地那村那家,跟随佝偻后背、满头白发的父母,在荒草满地、房屋倒塌、村民逃离的小村内行走,才悲哀地意识到:
我是父母的孩子,但终将成为他们牵挂一生相见寥寥的远方。
我是故乡的游子,但终将成了她日渐陌生又终将遗忘的叛徒。
贰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自收到大学通知书那天起,我就开始一次次把背影留给父母,在与他们的一次次目送中,读书求学,上班工作,结婚生子。
“没事,家里一切都好,你只管好好学习。”
“学费不用你发愁,等粮食收下来钱就有了着落。”
“我和你爸身体都很好,一点毛病都没有,你只管忙你的。”
“你只管去外地,只管去闯荡,不用考虑我们。”
……
自18岁那年起,我对这些父母在书信里、在电话中、在相见时重复最多的话,一度信以为真。
我以为家里真的一切都好,粮食卖了就能换回我的学费,父母的身体从来不会生病,我去再远的地方他们也从不担忧。
当我渐渐得知,我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日子里,他们饲养了一年的20多头猪患上瘟疫不幸全部死完,家中的粮食遭遇大旱颗粒无收,父亲拖着摔伤的腿跑三四十里地给我凑够学费,而听说我还是决定去外地上班的那天,他一个人躲在小屋里抽烟到深夜,而母亲也担心得一个劲儿抹眼泪……
我才明白,放开儿女勇敢追梦又祈祷他们安然无恙,渴望儿女远走高飞又企盼他们天天回家,是我父母的心,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
后来,我恋爱生子,为人之母,逐渐老去,才终于懂得:
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从不以占有和索取为目的,从不以放手和分离而消存,也从不以距离和岁月而浓淡。
它一直在那里,稳稳的,妥妥的,浓浓的。
哪怕相隔万里,哪怕海角天涯,哪怕天上人间。
它是你暑假归来时老树下的翘首以待,寒假进门时的热腾饭菜,探亲回城时的一壶香油,思乡月夜里的满地雪霜,凝视相框时的不变笑容……
它来自父母与故乡,流淌你身与你心,不管过去多少年。
叁
我也渐渐体悟,这世上,唯有一种相见,不需要预约,那就是看望父母。这人间,唯有一个地方,不需要设防,那就是父母面前。
步入中年后,当我学会不打招呼、风尘仆仆突然出现在老屋门口,正蹲在房檐下择菜的母亲和挥舞着扫帚清扫小院的父亲,惊喜连连又双双落泪。
“昨晚上梦见你回来了,今天你还真回来了。”母亲说。
是的,不管你回不回来,他们一直都在等你。不管你想不想念,他们一直都会梦你。
当终有一日,他们的病患成为我终于得空陪伴他们的借口,躺在手术台上的他们,像我小时候害怕打针的我一样,紧紧攥着我的手,我在弯下身子为和死神赛跑的他们擦身洗脚的间隙,终于明白: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挣脱逃离又慢慢回归的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场与父母和解、向父母靠近的朝圣。
每个人的辉煌,都是一场用砥砺前行回报养育之恩的致敬。
我们终将成为父母的教化和传承,父母始终都是我们的堡垒和乡愁。
肆
蝉依旧在窗外叫个不停,唤醒一树又一树的夏风。
不怕热的孩子,从小巷深处跑来,脚踩一片又一片摇晃的树影。
一日又一日,一夏又一夏,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首招网
我坐在窗前,心绪复杂又一气呵成地敲下这篇文字,只想对看到此文的所有人说——
愿出征青春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学会转身靠近那孤独守望的背影;
愿驰骋梦想的我们,在时光的缝隙里,慢慢懂得转身拉长那送春迎秋的夏冬;
愿每一盏故乡的灯,都能照亮游子归乡的路,都能温热父母思念的情。
愿我们与父母,一路目送一路分别后,终能相互靠近,因爱永生。
点击“更多精彩”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经公众号授权发布
*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问鼎晚报界最高奖,书写情感文500篇。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死磕也柔情的傻大妞“。
*编辑:焦磊
一副眼镜,一封感恩信,一段铭刻于心的师生情,此事还要从六年前说起……浙江常山县,郑梦雪6年前因家庭贫困无钱配近视眼镜,吴老师了解情况后为她配了一副眼镜,她一直铭记于心。
浙江衢州常山女孩郑梦雪踏入杭州医学院大门,成为一名大学生。此前,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终于“鼓足勇气”,写信感谢恩人。
郑梦雪口中的“恩人”,是38岁的小学数学老师吴海军。6年前,因为家庭贫困,患了近视的郑梦雪无钱配眼镜,吴海军得知后为郑梦雪买了。
“6年了,我的近视由100度涨到了700度,镜片一再加厚,但镜框还一直用的是吴老师给我买的那一副。老师送我的这副眼镜,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郑梦雪说。
“6年过去了,她还记得这件事,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也为我上了一堂感恩课。”吴海军说。
信不过千字,但郑梦雪认真写了两天。先在电脑上写好,然后在纸上誊写了两遍。“每句话都是我的真实想法,写一份给老师,誊写一份自己留着做纪念,我会一直珍藏这份记忆。”
郑梦雪在信中写道:“你虽不是我的父亲,却胜似父亲,给我那么多的关怀和帮助。我另一个十分爱戴钦佩的数学老师黄雪刚曾说:有的时候,老师帮助你不是为了你有多少成就,而是想给你一个平等学习的机会,将来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人。我想您也是这个意思吧……”
1、女孩子好棒,杭州医学院录取通知书,老师看到一定很安慰!
2、懂得感恩的孩子都不会太差
3、最原始 最纯粹的善意 最能打动人 愿他们都成为幸福的人
4、这才是真正的老师,作为一个将踏入教师圈的人本来对这个职业还是充满向往。
5、为人师表,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尊敬的。
以上就是首招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首招网。2023-08-29 15:45:30
2023-09-24 06:56:09
2023-06-04 01:55:30
2023-11-01 00:33:11
2023-10-05 11:13:17
2023-10-04 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