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 09:47:39 | 首招网
黑龙江大学第二学历的专业有:法律、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财税、行政管理学、商务英语、英语教育 、俄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学历有两种获得方式,一是指在修读普通全日制统招(第一学历)学历的同时,修读第二专业获得的学历;二是在获得全日制统招学历后,在职获得的非统招学历,包括成人教育(业余、函授、半脱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
黑龙江大学第二学历属于在修读普通全日制统招(第一学历)学历的同时,修读第二专业获得的学历。
扩展资料:
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第二学历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业不限,免试入学。
二、学习形式:网课学习形式。
三、主要课程设置:建筑材料、建筑施工(一)、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构造、钢结构、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法规等相关课程。
四、开考时间及课程:省考课程参加省自考办组织的每年4月和10月的考试,校考课程的时间由主考院校自行安排。
五、学制及考试:学制2年,循环考试,单科结业。
六、毕业证、学位证:学生成绩全部合格,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后,由黑龙江大学与黑龙江省自考委联合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系国家承认正规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申请学位条件者,主考院校按照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七、毕业待遇:取得双学位者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双学位相应待遇。
八、学费及其他费用:
学费:学费 3000元/每年(包括4门省考网络助学费),两年合计6000元。
其它费用:注册费 100元,理论课程考务费45元/科(网上交),实践课程考务费130元/科,毕业设计指导及答辩费 630元,审档费60元,学位申请费190元。
注:收费标准以省里规定为准,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九、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即日起循环报名,每天早8:30-11:00;下午13:30-16:00(节假日及假期除外)。
2、报 名:二寸照片4张、一寸8张(皆为蓝色背景),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各三张。电子照片(138×168的蓝底电子照片,以身份证号命名)。
3、 招 生 办:86604027、86604021 王老师18745772879、宋老师18745046946、陈老师18704501008。 首招网
十、报名地点:黑龙江大学禹志园建筑工程学院办公区315室。
参考资料来源:
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背景下,学校从学科战略布局角度以及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出发,于2005年初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并于同年招生。经过几年的建设,该院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已初具规模。目前该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一个面向全校本科生实习的工程训练中心,在读全日制本科生800余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自动化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控制、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应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材料成型技术、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测试与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的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与控制技术相结合。毕业生可在电力、电子、通讯、机械、石油、化工、仪表等领域从事电气自动化工程、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电力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该专业理科考生报考。
黑龙江大学最好的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国际教育、统计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几个专业等级都是国家级的。
黑龙江大学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办于1941年。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高校。该校设有本科院校86个,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点10个,科研流动站7个
,科研工作站3个。
2024-05-02 01:01:29
2023-09-01 09:49:48
2023-09-20 15:36:47
2024-02-20 07:04:25
2023-09-30 11:05:09
2024-05-02 06: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