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16:51:15 | 首招网
2023广西壮族高考加分政策是:
广西存在一定的独生子女高考加分政策。 具体来说,广西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可以享受20分加分,而城镇户籍的独生子女也有10分的加分优惠。
烈士子女考生,可加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档敏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可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可加10分。
保留2项全国性加分项目但降低分值: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在过渡期内加分分值不变(仍为10分),过渡期以后降低加分分值为7分。
少数民族滚蠢拿考生在过渡期内,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分分值不变,不符合“三统一”条件的降低加分分值,过渡期以后降低加分分值(具体加分分值详大搭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考加分调整方案》)。
调整“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加分项目;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2022年保持加分分值不变;从2022年起,降低加分分值,从10分降为7分,并逐步取消该项目。
即在国家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202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广西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考生和双女结扎户女儿考生不再享受加分照顾。
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以增加20分,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广西成人高考加分是不可以叠加的,考生既年满25周岁又是少数民族,只能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一、增加20分。加20分—惠及范围最广,受惠人群最多
①年龄加分。 在广西成人高考中,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这个加分政策大部分考生都可以享受,但值得注意的是,考生的年龄在报名当年12月31日前必须满25周岁,例如,考生在2021年报名广西成人高考,出生日期就必须是在1996年12月31日前。
②身份加分。在广西成人高考中,考生若为少数民族人士或对于国家及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也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具体身份规定如下:
1.获得国务院各部委、国家特大型企业和自治区部、委、办、厅、局系统以及设区市以上(含)党委、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 “先进生产(工作)者” “模范(先进)教师” “棚肆模范(优秀)党员”称号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者,加20分。
2.获得省级工、青、妇等组织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者,加20分。
3.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者,加20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陪慎加20分。
5.烈士子女、烈士配偶,加20分。
6.在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单位(地处设区市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中获得企业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加20分。
7、广西户籍的考生,不论在广西区内任何地方报考成人高考,均以其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户籍地址作为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或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分的依据。加分分值如下:
(1)户籍在全区范围内(除户籍在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考生外)的瑶、苗、侗、毛南、仫佬、回、彝、京、水、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加20分。
(2)户籍在恭城、龙胜、资源、富川、融水、三江、金秀、大化、都安、环江、巴马、罗城、隆林、西林、凌云、靖西、那坡、德保、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凭祥、大新、宁明、龙州、天等、崇左市江州区、扶绥等29个民族自治县(含享受民族自治县同等待遇县)和边境县(含享受边境县同等待遇县)的考生(含汉族考生),加20分。
(3)户籍在乐业、田阳、田东、田林、平果、宜州、东兰、凤山、天峨、南丹、融安、象州、武宣、忻城、灌阳、马山、上林、隆安、昭平、蒙山、百色市右江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等22个山区县(市辖区)的考生(含汉族考生),加20分。
二、增加50分。
获得运动健将和武术项目武英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50分。
三、增加30分。
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获得者称号的考生,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30分。
四、增加10分。
自谋职业并持有广西民政部门颁发的《自谋职业证》的的城镇退役士兵,在广西成人高考录取时可加10分。 首招网
五、增加7分。
除享受增加20分分值的51个县(市、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外,户籍在区内其他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7分。
六、增加5分。
户籍在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城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符合报考政策的外省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广西参加成人高考,加5分。
首招网(https://www.szcph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的相关内容。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介绍如下: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将继续执行,具体政策如下:
1. 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加20分。
2. 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3. 归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加5分。
4. 农村特困家庭考生加10分。
5. 独生子女家庭考生加5分。
6. 优秀运动员、艺术特长生、高水平体育队和高水平艺术团成员加10分。
7. 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8. 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类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9. 参加全国性文艺比赛、全国性体育比赛、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等文化类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加分政策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分值加分。同时,考生必须符合相应条件才能享受加分政策,否则将取消加分资格。此外,加分政策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批次录取,对于高职高专批次录取不适用。
以上就是首招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广西壮族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样子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首招网:www.szcphl.com2010广东高考政策加分 首先,你必须是“烈士子女”,除了这个关系,其它关系都不能享受加分待遇。 其次,由地方政府批准的烈士子女填写由高中学校发放的《申请表》后,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复印件)到户口所在地民政局办理资格认定手续;并需要当地民政部门出具证明。 最后,如果你的情况符合加分政策,你的班主任会给予你详细的指导的。 广东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彝族,户口在广州,籍贯是贵州,高考
华侨归侨子女高考加分问题,广东省 我中大的,经历过高考,有经验的。 首先按你说的,你爸条件是够了,但是,不是你坐着不动国家就给你加分,而是你在高考报名时,要主动去找教育部门弄一下,一定不要错过时间! 加多少的问题嘛,我只能知道以前的,象08、09年在广东都是加15分。明年不出意外的话,也应该是15分。 2010广东高考政策加分 首先,你必须是“烈士子女”,除了这个关系,其它关系都不能享受
我舅舅已入日本籍,我高考能否加分? 你说的是三侨生加分吧??只有直系亲属或有抚养关系的才行。还要去公证处公证你的关系。麻烦着呢!根据以下规定,你现是侨眷。 一、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二、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三、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四、归国华侨学生:
凭什么2010年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没有加分只有降档。就是说比正常的分数线低十分录取。享受此待遇的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你才能享受高考降低十分的待遇。其实多数人说的少数民族加分不是很准确实际上个人的分数没有变二十分数线相应的降了十分。但是理论上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优惠十分!!!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地
高考土家族加分政策有哪些 土家族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需要提交:身份证明、籍贯证明、鉴定证明。 1、身份证明:身份证明是证明您是土家族的有效凭证,包括户口本、身份证、军人证或者其他证件。 2、籍贯证明:籍贯证明是证明您是土家族的证明文件,包括出生证明、采集口头证明、由人民政府办理的如民政局提供的水印档案证明、公民身份证上注明的民族等。 3、鉴定证明:鉴定证明可以进一步证明您是土家族,需要由
高考华侨子女加分政策 高考华侨子女加分政策为额外加10分。地方性加分项目:“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加5分。 高考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加分要具备以下条件: 1、海外华人儿童积分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父母(只要一方可以)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华侨是指被指定在国外居住的中国公民。“永久居
目前各省市的高考加分政策已出炉,江西是如何加分的? 每一年高考各项加分政策引起考生和媒体关注。然而,高考加分政策十分严苛,如果你没有达到高考加分政策的条件,那么你是不会得到加分。目前各个省份高考加分政策已经出炉,江西省2020年普通高考加分政策是怎么样呢? 第一项:烈士子女考生可以获得20分。这一类考生必须提供烈士证书及考生和烈士关系的户籍证明材料,避免因加分而造成虚假谎报现象。 第
陕西孩子参加西藏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要求 陕西孩子参加西藏高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西藏籍学生,在全国学籍管理机构处按规定登记。 2、除西藏籍学生外,具有西藏地区户口的外籍学生、港澳台学生,在西藏招生机构处取得报考资格。 3、除西藏籍学生外,非西藏籍学生,须在西藏招生机构处取得报考资格,并参加西藏高考。 4、非西藏籍学生,参加西藏高考,可享受西藏高考减免政策,比如西藏学生免除报名费、
2024-07-31 23:37:53
2023-09-26 06:10:11
2023-12-15 04:32:07
2023-09-21 23:48:17
2024-07-01 13:30:30
2023-12-20 01:03:04